在喚魚公園的晨光里
2021-07-17 09:54:48 來源: 編輯:admin_fyp 評論:0 點擊:
7月10日,應著名藝術家鄧友權先生之邀,驅車青神,一路暴雨。是夜,相見甚歡,觥籌交錯,微醺。一覺醒來,雨停風住,東方欲白,便去喚魚公園走走。
每到一地,我喜歡去三個地方,一是古寺,那里常有保存最久的歷史,是當地興衰的見證;二是公園,能夠體現地域文化和民生;三是市場,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,真實的生活,都在底層。
喚魚公園于我很有吸引力,“喚魚聯姻”是流傳了千年的美好愛情故事。年少時讀過許多蘇軾的詞,也知道“喚魚池”的典故。全國“喚魚池”據說只有兩處,在資中重龍山君子泉旁, “喚魚池”碩大的字刻在崖壁,據說是中巖“喚魚池”的放大版。我也去過中巖,在“喚魚池”旁聽過當地著名文化人邵永義先生的講解。
青神傳說是“著青衣之神”住的地方,當然,想著偉大的文學家蘇軾的初戀就是在那里,更覺得美好。也許是當地為了蹭熱度,在岷江邊打造一個公園,名曰“喚魚公園”。
慢步在彩色的步道,聞著晨曦的清香,吹著岷江的微風。也許,千年前,蘇軾和王弗也時常十指相扣,在岷江邊,沐浴晨光。
昨夜雨急風驟,以為花草早已凋零,可是醉蝶花依然在微風里,嬌艷的盛開,紅色和白色交織成花的海洋。
暴雨并沒有讓岷江水漲,倒是洗凈了天空,云彩一朵一朵,在霞光里如金色的棉。
磯鷸鳥三五成群,在淺水處跳來跳去,不知是在歌唱還是在尋找知音,應該不是覓食,否則歌聲不會那么歡快,輕盈。
蜜蜂忙忙碌碌,也一定充滿喜悅,花就是他們的愛情和生活。蜜蜂的一生,都在旅行,都在尋找美麗,停留的時間很短很短,可是,對于花兒來說,那是永恒。
水塘的蓮開了,美人蕉守在旁邊,白鷺扇動翅膀,吹皺了一池清水。錦鯉游來游去,不時警惕的看著飛翔的鳥兒,風吹動蓮上的露珠,天空也隨著一起晃動。
一片柳安靜的看著小橋,柳枝在晨風里飄搖,橋下是慢悠悠的流水,幾塊鵝卵石砌成了堤壩的模樣,流水便成了瀑布。橋是石拱的,幾千年都是那樣的形。我想起了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那句話,“在青山綠水之間,我想牽著你的手,走過這座橋,橋上是綠葉紅花,橋下是流水人家,橋的那頭是青絲,橋的這頭是白發。 ”
那樣的愛情想想都美好,青神是蘇東坡和王弗的初戀地,順著岷江,十余里,與思蒙河交匯處,有一個叫中巖的古寺,便是他們青梅竹馬的地方。一千年前,古老的中巖寺見證了世間一段最美的感情。
最美的美好莫過于心心相印,“小軒窗,正梳妝。”“不思量,自難忘。” “喚魚池”是他們心有靈犀的愛。 “留取曲終一拍、待君來。”美好總是短暫,縱然只有十一年,亦是人間最長情。
醉蝶花開滿了江堤,幾座磚砌的老房子孤零零的立在花叢里,掛著“保留建筑”的牌子,紅底白字格外刺眼。房子面朝岷江,紅磚青瓦竹圍欄,那樣的建筑,當年的主人應該是有些地位的。“不用思量古今,俯仰息人非。”如今,主人已不知去了何處?唯遺空房,柱斜瓦殘,無門無窗。
漫野的鮮花和老屋的對比讓人有些感喟,美好的東西轉瞬即逝,世間哪有什么永遠。我把那樣的場景拍了一張給朋友,朋友說,“好漂亮的花兒,那座老房子為什么不拆了啊?看著礙眼。”我心里一暖,是啊,為什么要去懷舊、傷感,眼里有光,腳下有路,前方有希望,多好。
沒有歷史和文化,再宏偉優美的建筑都是水泥鋼筋。因為蘇軾和王弗的故事,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那么厚重,走在“喚魚公園”,仿佛穿越了時空,邂逅才子與佳人。
2021年7月11日晨
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
作者:資陽電視臺臺長,作家王斌
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山水之間澄澈之地:溫婉如青 寧心頤神
下一篇:跳出“虹吸”效應,眉山文旅如何變“中部塌陷”為“中部崛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