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窗見綠,出門見園 | 青神美如畫 暢享“綠色福利”!
2021-08-18 14:47:46 來源:錦繡青神 編輯:admin_fyp 評論:0 點擊:
“我們的門口就是公園,空氣好,綠水青山的。我們生活在這里,非常幸福!”8月11日一早,青竹街道蘭溝村村民邵希順在濕地公園“打卡”鍛煉,沿途青翠蔥郁的竹林相伴,讓他神清氣爽,“在鍛煉的同時又親近了自然,跑步累了,在公園里走一走,是一種享受,也是非常巴適的。”
▲濕地公園航拍(資料圖)
漫步在我縣的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,隨處可見市民運動鍛煉的身影,騎行、跑步、打太極拳......綠竹夾道,翠色撲面,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,讓人心曠神怡。
一路前行,翠竹掩映、清風雅韻的竹林風景線在眼前鋪展開來。
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,作為我縣的“國字號”公園,位于思蒙河畔,是以“萬竹博覽、文化大觀、旅游休閑”為主題打造的富有竹類特色的生態康養城市濕地公園。晨間傍晚,不少市民選擇在這里享悠閑愜意時光。
▲濕地公園碧水藍天(資料圖)
依托豐富的竹資源,按照“竹+1+N”的理念,我縣形成了竹林濕地、竹里巷子、竹里院子、竹里海棠、竹里梅花等“竹里系列”IP,樹種多樣化、景觀多色譜的竹林風景線,筑牢了長江上游生態屏障,托起了群眾綠色幸福感。
“竹林濕地公園環境優美,各類竹子生長茂盛,周邊還有竹里巷子、竹里院子、竹里海棠公園,是我們市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。我是青神人,我為青神好的生態環境點贊。”說起家鄉好的生態環境,市民劉吉會豎起大拇指。
▲竹里巷子(資料圖)
在鄉村,清新公園美如畫;在城市,沿岷江濱水而建的喚魚公園讓人耳目一新。這里曾經是破敗殘缺的老街和老舊小區,近年來,青神縣委、縣政府深入推進項目攻堅,實現了該地的“華麗變身”,成為今年青神縣的“網紅”公園。“現在青神的環境非常好,建有很多公園,平時帶家人朋友出來耍還是非常安逸的。”市民何宇吉高興地說。
“感覺特別好,每次爸爸媽媽有空的時候都會帶我來這個公園,這里五彩繽紛,后面還有許多的游樂項目,我非常喜歡這里。”前來游玩的小朋友張子昂分享著這份暑假的快樂。
▲喚魚公園(資料圖)
抬頭見藍,推窗見綠,出門見園,行路見蔭!在我縣,共有城市綠地、鄉鎮濕地公園27個,森林覆蓋率達48.23%,城區人均綠地面積39㎡,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。
近年來,青神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,深挖自身潛力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,探索出了一條綠色發展、特色發展、開放發展、融合發展路徑,把對家園的呵護轉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,為竹里青神的生態綠色畫卷增添生動注腳。
▲美麗青神(資料圖)
近三年來,青神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2019年我縣環境空氣質量成為眉山市首個空氣質量全面達標的區縣,環境空氣質量從2019年起連續兩年領跑全市。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岷江河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,逐年改善且幅度明顯,2021年上半年水質達到Ⅱ標準。思蒙河、金牛河水質從Ⅳ類持續改善并穩定達到Ⅲ類標準。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全縣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負增長。
良好生態引客來。重要的“環境指示物種”螢火蟲在我縣棲息繁衍,目前,我縣發現了天池、黃水凼等螢火蟲聚集棲息地。今年觀螢季吸引游客10萬余人,帶動“螢光經濟”旅游收入9000萬元。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,我縣發現的鳥類達140種,國家二級及以上保護鳥類近10種。
▲遍地流螢(資料圖)
天藍水碧相輝映,竹里青神入畫來。青神,一頭連著青衣兒女踐行綠水青山的偉大思想,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拼搏金山銀山的生活企盼。在新時代的節點和歷史征程中,敢為人先、善作善成的青神人正用辛勞和智慧書寫著一份綠色答卷。2020年,我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.11萬元,增幅達8.9%,遠高于全省、全國平均水平。
生態治理,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!青神縣將以奮進昂揚的姿態,聚力“三個到位”,全力備戰迎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,譜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。
“接下來,我們將聚焦‘三大攻堅’,打好碧水保衛戰、藍天保衛戰、凈土保衛戰,全面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同時,我們將落實‘三張清單’,即落實環評審批正面清單、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、落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清單,全力助推青神縣經濟高質量發展,”青神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余世春說。
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堪稱水果界的“天花板”, 一口爆汁、水潤香甜,嘗鮮了!
下一篇:洪雅縣獲評2021—2023年度“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